原告:鄒克某(系鄒小森之父),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冶市人,戶籍地湖北省大冶市,原告:吳某某(系鄒小森之母),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冶市人,住址同上,上列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桂紅(系鄒小森之妻),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冶市人,住址同上,身份證號4202811983********。特別授權。原告:蔡桂紅,身份信息同上蔡桂紅。原告:鄒烽(系鄒小森長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冶市人,住址同上,原告:鄒博(系鄒小森次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大冶市人,住址同上,上列二原告共同法定代理人:蔡桂紅,身份信息同上蔡桂紅。上列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聶先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武漢市江夏區(qū)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者,住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特別授權。被告: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夏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大橋新區(qū)。法定代表人:胡海平,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徐鴻、蘇超,湖北大晟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
原告鄒克某、吳某某、蔡桂紅、鄒烽、鄒博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鄒小森死亡的各項損失共計532584.05元。事實和理由:2017年3月17日4時30分許,葉興和駕駛鄂A×××××號車沿武漢市江夏區(qū)黃家湖大道由南向北行駛至南車鐵路橋下時,其車碰到南車鐵路橋南端限高架中間支架,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葉興和受傷,其車受損,并造成限高架橫梁西端脫落傾斜(橫梁東端仍在支架上)。該事故發(fā)生后約5分鐘,鄒小森駕駛鄂A×××××號車碰撞脫落呈傾斜狀的橫梁,導致車輛失控,沖過南車鐵路橋橋洞駛向道路東側路邊花壇又碰撞花壇內(nèi)的路燈桿,又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鄒小森受傷,車輛及路燈桿受損,葉興和、鄒小森經(jīng)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該事經(jīng)交警部門認定,在造成鄒小森死亡的交通事故中,鄒小森承擔主要責任,葉興和承擔次要責任。我們因鄒小森死亡的損失經(jīng)武漢市江夏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并作出判決,由為鄂A×××××號車承保的保險公司承擔了30%的賠償責任計338331.45元。根據(jù)《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闡明,該事故的發(fā)生是車輛碰撞了被告長江車輛公司安裝的南車鐵路橋南端限高架所致,該限高架年久失修,無照明設施,才導致鄒小森駕車碰撞到限高架死亡。因協(xié)商未果,特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賠償因鄒小森死亡的損失的70%即532584.05元。被告長江車輛公司辯稱,1、原告向我公司主張權利,違反了“一事不再理”的民事訴訟原則,其訴訟請求依法應當被法院判決駁回;2、我公司設置限高架的行為對鄒小森的死亡后果不具備歸責條件,原告向我公司主張權利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3、本案不符合物件致害侵權的法定要件,不能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的規(guī)定審理;4、原告的賠償請求項目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3月17日4時30分許,葉興和駕駛鄂A×××××號車沿武漢市江夏區(qū)黃家湖大道由南向北行駛至南車鐵路橋下時,其車碰撞南車鐵路橋南端限高架中間支架,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葉興和受傷,其車受損,并造成限高架橫梁西端脫落傾斜(橫梁東端仍在支架上)。該事故發(fā)生后約5分鐘,鄒小森駕駛鄂A×××××號車沿黃家湖大道由南向北行至南車鐵路橋下時,鄒小森所駕車輛碰撞脫落呈傾斜狀的橫梁,導致車輛失控,沖過南車鐵路橋橋洞駛至道路東側路邊花壇又碰撞花壇內(nèi)的路燈桿,又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鄒小森受傷,車輛及路燈桿受損,葉興和、鄒小森經(jīng)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此事故經(jīng)武漢市公安局江夏區(qū)分局交通巡邏民警大隊出具的夏公交認字(2017)第420115B0019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在造成葉興和死亡、其車受損,限高架橫梁西端脫落傾斜的第一起交通事故中,葉興和承擔全部責任。在造成鄒小森死亡、鄒小森所駕車輛及路燈桿受損的第二起交通事故中,鄒小森承擔主要責任,葉興和承擔次要責任。鄒小森之妻蔡桂紅對該事故認定不服,向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申請復核,該局于2017年5月16日作出武公交復字(2017)第034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復核結論》,維持武漢市公安局江夏區(qū)分局交通巡邏民警大隊作出的夏公交認字(2017)第420115B0019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原告鄒克某、吳某某、蔡桂紅、鄒烽、鄒博主張因鄒小森死亡的損失數(shù)額,本院(2017)鄂0115民初4186號民事判決已作出認定。事故發(fā)生于黃家湖××××車鐵路橋下,黃家湖大道呈南北走向,雙向六車道,干燥瀝青路面,道路中間有雙黃實線,無隔離護欄,南車鐵路橋東西橫跨黃家湖大道,有兩個橋洞,兩橋洞中間有橋墩,鐵路橋南北兩端各有一限高架,限高架在中間橋墩處各有一處支架,限高架橫梁及支架均有反光標志,限高架橫梁有4.2米限高標志,事發(fā)時天黑,無照明路燈,行車視線較差。該限高架由被告長江車輛公司設置,目的是為了保護鐵路橋的安全。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本院(2017)鄂0115民初4186號民事判決書等證據(jù)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原告鄒克某、吳某某、蔡桂紅、鄒烽、鄒博訴被告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車輛公司)侵權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鄒克某及原告鄒克某、吳某某、蔡桂紅和原告鄒烽、鄒博的法定代理人蔡桂紅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聶先紅與被告長江車輛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徐鴻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在南車鐵路橋××限高架××為了保護鐵路的安全,橫梁西端脫落傾斜,是由于葉興和駕駛車輛碰撞所致,并非自身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鄒小森在經(jīng)過鐵路橋時,未發(fā)現(xiàn)限高架西端脫落傾斜,而碰撞脫落呈傾斜狀的橫梁,自身存在過錯,公安交警部門對事故的責任依法進行認定,原告鄒克某、吳某某、蔡桂紅、鄒烽、鄒博依據(jù)事故認定的責任劃分,已經(jīng)獲得了賠償。原告鄒克某、吳某某、蔡桂紅、鄒烽、鄒博在本案中所訴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鄒克某、吳某某、蔡桂紅、鄒烽、鄒博的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6326元,減半收取3163元,由原告鄒克某、吳某某、蔡桂紅、鄒烽、鄒博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案件受理費,款匯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67,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陸建平
書記員:韓雪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